三、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任務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6)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長期走在世界前列。明朝后期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后來又錯失工業革命、科技革命機遇,中國在內部矛盾和西方現代化浪潮沖擊下逐漸走向衰落。鴉片戰爭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為了實現這個偉大夢想,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求索和不屈不撓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沒有能夠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7)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8)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民族振興,就是要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人民幸福,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這個偉大夢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已成為激蕩在十四億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必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勠力同心、接力奮斗,用實干托起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2.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39)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要實現現代化是不可能的。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初期,為盡快改變我國工業化水平落后的狀況,我們黨明確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經過實施幾個五年計劃,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一時期我們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長征。如何趕上時代、加快實現現代化?我們黨一開始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并沒有像一些發展中國家那樣亦步亦趨地跟在西方國家后面簡單模仿,而是強調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我們黨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圍繞解決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們黨在認識上不斷深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本質的認識,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黨在戰略上不斷完善,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戰略支撐。我們黨在實踐上不斷豐富,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特別是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歷史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這條路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3.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0)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來的歷史命運,探索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最根本在于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定性,是管總、管根本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
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張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什么現代化。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的軌道上順利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思想指引、堅強制度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
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我們黨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把遠大理想和階段性目標統一起來,一旦確定目標,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接續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從根本上超越了資本主義國家政黨紛爭、黨派偏私,政策前后不一、朝令夕改的弊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都是循序漸進、一以貫之的,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更加清晰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一代一代地接力推進。
黨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以偉大歷史主動精神不斷變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推進各領域體制改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F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決定性力量。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我們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注重把準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切、體現人民愿望、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以主人翁精神滿懷熱忱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來,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力。
朗讀者簡介:徐雯雯(淮北市傳媒中心綜合廣播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