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烈山區鐵運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抓手,以社區治理為突破,聚焦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創新“黨建幸福家+”品牌,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格局。
抓黨建、謀實招。為做好各項工作,鐵運社區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依托社區現有網格,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全員信息庫,并對社區內留守兒童建立臺賬,標簽化管理。有訴求,社區第一時間辦理反饋,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網格化治理目標。推動80余名“三報到”黨員發揮作用,切實解決小區治理難題。開展反電詐宣傳、困難群眾幫扶等小區黨員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解決小區車輛亂停放、雨水蓖清理、樓道垃圾堆積等問題50余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抓服務、暖民心。鐵運社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一老一小”問題,整合社區資源,打造60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包含老年助餐點、書法室等為一體的服務陣地,以“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為目標,舉辦書法交流、門球等活動30余次,針對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社區還提供代買跑腿等上門服務,為轄區內的老人打造“老有所樂”幸福家園,2022年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為破解轄區內無專業兒童活動場所的短板,社區建立“兒童之家”,打造兒童“種植區”“童躍廣場”等場所,2022年榮獲淮北市第一批省級兒童友好型社區。
抓治理、建平臺。建立紅色鄰里議事機制,依托紅色業委會、大黨委等平臺,讓群眾成為社區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通過紅茶議事坊、百姓說事點、幸福@和網格群等多種形式傾聽群眾心聲,收集意見建議。積極挖掘水電、燃氣等服務企業員工和片區民警、優秀黨員、居民代表等自治力量,全面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網格接單”服務模式,先后開展走訪慰問、小區維修等服務60余次,開展法律援助、業務代辦等服務40余次。有效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基層黨建進樓入戶,為基層社會治理打下堅實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