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烈山區百善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提升基層黨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抓手,打造“紅色四合院”,讓充電蓄能有“陣地”、協商議事有“平臺”、廣羅群智有“良策”、關愛服務有“黨味”,切實幫助居民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筑牢基層治理紅色基石,解鎖城市基層治理“紅色密碼”,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共創美好未來、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
充電蓄能,凝心聚魂打造“學習小院”。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依托小院黨員閱覽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支部工作條例、基層黨組織選舉工作條例、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徽黨旗條例等內容;完善“支部書記講黨課”+“黨課開講了”+“微信黨課群”等黨課學習模式,形成支部書記帶頭學、黨員示范學、群眾跟著學的良性循環,讓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時,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參與“賡續紅色血脈”系列活動,通過常態化開展黨史教育,追尋紅色記憶、聆聽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2023年以來,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5次、組織黨員參與黨課學習21次、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2次。
協商議事,求同存異打造“議事小院”。推薦在黨時間長,政治素質硬,群眾威信高、有較好身體條件的黨員干部參與協商議事和矛盾調解,助力基層治理,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他們積極參與到紅色業主委員會、小區網格中發揮作用,針對網格居民反映的住宅物業問題、鄰里矛盾糾紛問題,組建矛盾調解工作組,依托小院居民議事室,耐心接待、認真調解。每月定期召開社區黨總支、居民委員會、網格黨支部、紅色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五方聯席會議”,隨時召開網格黨支部、紅色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席會議”,共同商討解決居民反映多、處理難度大的事項。2023年以來,解決居民住房漏水問題6件,開展人居環境整治8次,處理窨井蓋問題4處。
廣羅群智,共駐共建打造“集智小院”。整合轄區黨建資源,以“小區黨群服務站”為載體,深入推行“黨建+網格”的模式,站內有微心愿征集記錄本,社區“兩委”成員、老黨員、網格員、樓棟長、物業服務人員實行輪流坐班制;組建了由黨支部書記、網格員、樓棟長、黨員志愿者等為骨干力量的網格隊伍;堅持問計于民,共建共治共享,調動居民群眾積極性。積極推進居民自治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在聯席會議運行機制下,“工作建議”讓居民提、“工作決策”讓居民議、“工作過程”讓居民看、“工作成效”讓居民評,充分發揮居民群眾的主人翁熱情和智慧,讓居民群眾成為社區治理的“受益者”的同時,也能成為社區治理的“奮斗者”。2023年以來,先后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矛盾訴求58余項,幫助群眾解決急難問題55件。
關注焦點,情暖鄰里打造“服務小院”。瞄準社區治理、文明創建等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鑒于轄區退休黨員多、老年居民數量大,成立了紅心志愿服務隊,23名退休黨員、17名居民主動加入志愿服務崗位,對轄區內低保戶、獨居老人、殘疾人常態化開展紅色串門、暖心敲門活動,開展用電用氣安全宣傳、防溺水宣傳、10項暖民心政策宣傳、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及文明勸導等工作,著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毛細血管”,確保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2023年以來,開展“紅色串門”暖心服務200余次,幫助老人維修水電等19次,重點開展“藥品快遞”“蔬菜專線”服務,為社區群眾送藥、送菜71次,為行動不便老年人洗澡15次;開展“愛耳日”“老年衛生”等健康講座,參與群眾達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