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充分發揮老干部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銀輝”志愿服務精神,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以土型社區為試點,積極探索打造“老書記工作室”平臺,以平臺為基礎,組織號召離任老書記、法院退休老干部等積極參加社區基層治理,做居民的貼心人和為民服務的帶頭人。
打造基層治理“新陣地”。“老書記工作室”立足居民實際需求,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制度”的要求,由離任老書記、法院退休老干部等五人組成。老書記們利用自身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針對社區內存在的發展難題,每周抽出兩小時以“導師幫教”“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形式與“兩委”班子成員開展帶教培養,傳授有效工作方法。在清溝瀝水工作開展時,老書記們協助“兩委”班子成員積極勸導不配合工作的群眾,保障了工程順利實施,消除了汛期排水不暢造成的隱患。同時發動了一批老黨員、干部開展每月一次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針對巷道內堆放的雜物及路邊雜草垃圾等進行清理,并進行環保宣傳,提升了居民的環保意識,切實發揮“頭雁”效應,推動社區和諧穩定發展。
做好政策制度“宣傳員”。依托每月15號的“老書記工作室”活動日,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開展宣傳活動。自工作室成立以來,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等活動共計8次,宣傳人次達700余人,老書記們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8月份,“老書記工作室”組織開展了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老書記們在社區進行反詐宣傳,詳細向社區居民介紹電信詐騙的套路及反詐方法技巧,提升社區居民的反詐意識和反詐能力。
做好為民辦事“服務員”。老書記們利用群眾工作優勢,深入網格定期進行摸排走訪,在了解到居民最關心的棚改遺留安置房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后,與“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深入探討,剖析問題根源,積極與上級黨委政府溝通,尋求解決辦法。經上級深入分析研判,最終制定解決方案并開始執行。老書記們向安置戶積極宣傳、深入溝通,認真做好安置意向登記。286戶被征收群眾對此解決方案十分滿意,目前已改簽協議142份,化解了群眾矛盾。通過開展“老書記今日有約”活動,接待來訪居民50余人,調解居民矛盾20起,記錄并解決居民反映水電路等問題15件,提供日常法律問題解答20余次,讓群眾真正感到“有地方說話”“說了有人聽”“有事能解決”。
做好群眾共富“引領員”。2022年度土型社區積極響應上級政策,創辦了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合作社創辦初期,老書記們建言獻策,提出以土地入股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的建議。方案通過后,老書記們帶頭進行土地流轉,對有顧慮的群眾挨戶上門溝通,最終協助合作社流轉土地230畝。合作社以種植黃金蜜梨為主,老書記們又憑借多年種植經驗提出在蜜梨未盈利前,可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一季蜜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度,土型社區林下經濟收入達1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合作社建成后為周邊居民提供50余個就業崗位,并于2023年度首次召開分紅大會,為社區居民帶來了“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