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關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保障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7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干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隨著時代發展和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對科學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要繼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維護國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推進法治體系建設,重點和難點在于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律正確實施,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是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必須擔負法律實施的法定職責。健全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確保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
加快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則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要加強對立法權、執法權、監察權、司法權的監督,健全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進行。
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沒有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就難以實現。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障。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強科技和信息化保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
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黨章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5.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80)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不斷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老百姓講“一碗水端平”,如果不端平、端不平,老百姓就會有意見,就會有怨氣,久而久之社會和諧穩定就難以實現。人民群眾每一次求告無門、每一次經歷冤假錯案,損害的都不僅僅是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是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是他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心。必須把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81)法律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我國現階段存在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是能夠通過制度安排、法律規范、政策支持加以解決的。要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和基本政治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
公平正義是執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線。一次不公正的執法司法活動,對當事人而言,輕則權益受損,重則傾家蕩產。執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對執法亂作為、不作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這要成為我們厲行法治的聚焦點和發力點。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執法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把打擊犯罪同保障人權、追求效率同實現公正、執法目的同執法形式有機統一起來,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實現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規范司法權力運行,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促進司法公正,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讓司法真正發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
6.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
(8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把握黨和法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在我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就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絕不是要虛化、弱化甚至動搖、否定黨的領導。有一些人提出諸如“黨大還是法大”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少數人之所以熱衷于炒作這個命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黨的領導和法治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最終達到否定、取消黨的領導的目的。我們說不存在“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是把黨作為一個執政整體而言的,是指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具體到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就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就不能以黨自居,就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
對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來說,真正要解決的,是“權大還是法大”的問題,這是一個真命題。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為所欲為、隨心所欲的。要把厲行法治作為治本之策,把權力運行的規矩立起來、講起來、守起來,真正做到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83)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的口號,必須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確保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要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要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84)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我們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主要是通過各級領導干部的具體行動和工作來體現、來實現的。各級領導干部的信念、決心、行動,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法律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朗讀者:傅欣蕾(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