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開始,我們推廣種植貝貝南瓜,8月份上市銷售,預計畝產值可達1.4萬元。”6月25日,淮北市烈山區華家湖社區“產業村長”王愛霞對記者說,接管社區果蔬共富工坊后,她通過推廣吊瓜、彩椒、蕓豆等高附加值果蔬,增加了工坊整體收益。
今年以來,烈山區聚焦鄉村產業發展中產銷脫節、產業單一、人才缺乏等痛點,出臺推行“產業村長”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實施方案,選拔一批愛農業農村、懂科學技術、善經營管理、有鄉土情懷的優秀人才擔任“產業村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產業村長”能否以新產業新業態引領鄉村產業提質增效?
華家湖社區果蔬共富工坊擁有高標準暖式大棚9座,建成初期由社區自營,由于缺乏專業人才,技術管理不到位,種植的小番茄產量低、品質不高。“更關鍵的是,我們把握不準市場信息,種植的果蔬產品上市后總會‘慢半拍’,賣不上價。”華家湖社區黨總支委員化蘇寶說,通過與壽光唐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托管合作后,技術員王愛霞、曹成冬從山東進駐烈山,果蔬產業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王愛霞告訴記者,托管9座溫室大棚后,她首先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了種植結構,同時把技術傳給當地群眾。2024年,果蔬共富工坊實現收益60余萬元,帶動20名群眾務工增收。
“在這里務工,一天有80元收入,還跟‘產業村長’學到了種植技術。”華家湖社區的石啟華說,掌握技術要領后,自家種植的蔬菜產量也大幅提高了。
受聘“產業村長”后,王愛霞把自己種菜十幾年總結的保棵生根壯苗、清除肥料異味、預防蔬菜病害、調節蔬菜生長等“高產小處方”,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有種植意愿的菜農,帶領社區做大做強特色果蔬產業,讓基層群眾在鄉村振興中鼓起腰包。
走進烈山區古饒鎮興農電商直播基地,“產業村長”宋雷正帶領“90后”新農人余傳義直播帶貨。
“我們直播銷售的是袋裝大豆素食,產品來自古饒鎮南園村生態豆品工坊。”直播下線后,宋雷向記者介紹,經過培訓,余傳義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直播帶貨達人,剛剛榮獲烈山區2025年電商直播技能大賽一等獎。
淮北慧饒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宋雷,負責古饒鎮興農電商直播基地運營,擔任該鎮前嶺社區電商賦能型“產業村長”。
針對本地特色農產品網銷難問題,宋雷重點在幫扶培訓農村直播電商人才上求突破,目前已培育10余名本土直播帶貨達人,讓古饒鎮艾草、笨榨豆油、大豆素食等特色產品“上云觸電”。
“端午節前三天,我們通過直播平臺售出30萬棵艾草,實現6萬元收入。”宋雷說,將立足基地,加強直播電商人才培育,打響古饒電商小鎮品牌,更好賦能產業發展。
烈山區宋疃鎮宋疃社區發展研學游,因缺乏互動體驗項目,游客不多。淮北市青少年科教協會副會長劉珂受聘“產業村長”后,引入研學游團隊與宋疃社區合作,計劃打造共享菜園、勞動工坊、涉農科普展區、親子互動體驗區,增強研學游吸引力,向企業團建、家庭親子游拓展。
“目前,設計方案已經完成,這些項目近期將陸續動工,預計秋季啟用后,年游客接待量可達3萬人次,可帶來200余萬元收益。”劉珂說。
眼下,烈山區首批選聘的18名“產業村長”,已全面參與所在村、社區產業發展工作,在技術培訓、產業規劃、聯農增收、資源引進、產銷對接、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他們運用企業思維經營村莊、盤活鄉村存量資源、激活已投運項目內生動力,讓鄉村產業煥發出新活力。”烈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程文昱告訴記者,烈山區將進一步完善“產業村長”制度,強化服務保障,引導他們在產業賦能、市場拓展上靶向發力,力爭培育一批產業強村、經濟強村,試點成功后分步在全區全域推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