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始終堅持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主線,通過黨建引領,錨定發展方向。以點帶面,不斷凝聚基層黨建合力,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加快鄉村振興發展的動能優勢,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路。
夯實組織基礎,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烈山鎮突出打造特色亮點,謀劃打造黨建品牌8個,新北社區打造“黨群‘新’連心”黨建品牌,土型社區打造“型耀五心”黨建品牌,塔仙石榴專業合作社打造“石榴紅了”黨建品牌等,結合“紅黃藍”黨員三色分類管理,以品牌創新示范帶動基層黨組織提質增效。在華家湖社區綜合產業園建設鄉村振興教育實訓基地和在“四眼井”打造紅色教育實訓基地,通過實地觀摩、鮮活講解、播放專題片等形式開展現場教學,為培養新時代黨員干部提供陣地平臺。
建強班子隊伍,錘煉鄉村振興“生力軍”。建立鎮黨委班子成員聯系村制度,選派19名85后鎮直年輕干部包保聯系村,吸納返鄉創業青年、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40人,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連續三年開展年度“獎勤罰懶”工作評比,共發放獎金607萬元,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舉辦村書記擂臺比武大賽,不斷提高村干部履職能力,推動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出實招、辦實事、見實效。華家湖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高淑芳評為淮北市“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鎮黨委先后組織57名村干部到山東臨沂、山東壽光等地學習農業種植技術和經驗10余次,進一步提高本地種植水平,激發農業生產新動能。
盤活集體資源,提升鄉村振興“硬實力”。鎮黨委堅持典型示范帶動,立足14個村(社區)資源優勢,探索產業帶動型、抱團發展型、資產經營型、物業租賃型、股份合作型、旅游發展型等六種增收路徑,謀劃推動村集體經濟項目34個,依托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建立“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種植大戶”“土地租賃收入+務工收入+合作社造血”雙向積累模式,截止到5月底,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48.73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就業1200余人。同時14個村(社區)投入資金560萬元,抱團成立集體經濟公司,年底統一分紅。采取托管運營的方式,盤活四季榴園景區閑置資源,目前已建成卡丁車、無動力樂園等8個項目,“五一”期間,共接待游客10.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3.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