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烈山區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1345”工作法為抓手,下好黨建引領“先手棋”,搭建基層治理“大舞臺”,逐步構建起統籌治理、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全面激活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池春水”,促進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以“一網統管”為核心,推動網格設置到位。統籌考慮地域區劃、居民群體、需求事項等要素,堅持簡便易行原則,“以地設網、分類劃網、以人定網”,科學設置網格,將社區內的黨建、政法綜治、民政、城管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不再重新劃分網格,有關職能部門確需依托網格開展的業務工作,納入社區新建網格管理,切實打造“一個網格服務、一張網格治理”。目前,全區16個城市社區共劃分網格96個,設立樓棟長347個,配備網格員344名,其中專職網格員125名。
以“三大陣地”為基礎,夯實黨建實體支撐。以“黨建引領、空間共享、服務多元”為基礎理念,筑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黨群服務站、特色黨群服務平臺“三大陣地”。按照“15分鐘服務圈”要求,推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目前,16個城市社區已建成黨群服務中心14個(在建2個),功能齊全,面積符合相應標準。圍繞當前中心工作,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多方資源,建成小區(網格)黨群服務站數11個,打造紅茶議事坊、青藤議事亭、藍淮議事屋等特色黨群服務平臺17個,為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
以“四方聯動”為紐帶,激活治理“神經末梢”。按照“黨建引領、網格連心、服務為先、多元聯動”的思路,聯黨群、聯執法力量、聯物業、聯樓棟,打造熟人社區,實現黨群、執法力量、物業、居民相融合。以“皖美紅色物業”和網格“1+1”建設為抓手,推動38個城市社區住宅小區黨的工作、物業服務全覆蓋,業委會組建率97.4%,共吸收執法人員29名,物業人員23名,“兩代表一委員”29名、“三官一律”9名進入,形成治理合力,充分激發多方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內動力,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向縱深推進。
以“五大民生”為落腳,增強黨建整體效應。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加碼民生事業建設,抓好黨員先鋒行、群眾議事行、小區健康行、公益活動行、群團組織行“五大民生”行動,進一步暢通服務居民群眾最后一米。依托“三報到”“紅色串門、暖心敲門”“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載體,組織動員在職黨員、退休干部、城管隊員、社區民警、志愿者等力量積極參與各項民生行動,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托幼等服務11項,處理群眾訴求842件,解決矛盾糾紛244件,舉辦義診、法律咨詢等特色活動204場次,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提升。